韓信抗衡項羽、劉邦 為何沒有選擇三分天下?
韓信統兵以來,手中唯一一次手握三十萬大軍,還是在垓下之戰圍攻項羽時,是劉邦臨時任命韓信為軍隊的作戰指揮官,劉邦讓韓信指揮大軍,并不等于這支軍隊會幫韓信打劉邦。
韓信能夠跟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的原由,是韓信攻下齊國以后,已具有一方諸侯的實力,蒯通游說韓信借著劉邦與項羽對持之間發動叛亂,是最好的時機。這時韓信在名義上還是劉邦的部將,韓信卻認為劉邦已經承認自己是齊王,就等于承認諸侯的身份,就這足夠了。
劉邦領兵作戰確實不如韓信,但是御將之才真是當世無敵。劉邦不能將兵而善將將這話本就出自韓信之口,后人多以為韓信拍劉邦馬屁,事實是否如此,請自行去看《史記》。
韓信有能力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不假。但是他們這個三足的局面卻無法持久,因為劉邦和項羽這兩足一直在試圖拆掉對方,而韓信這一足無法坐觀成敗,必須馬上作出選擇。也就是說他們這個三足鼎立只是曇花一現,這個鼎必然要在短時間內傾倒,而韓信也只是能夠決定鼎傾倒的方向,而不能夠單獨撐得起這支鼎。
韓信既然不能另起爐灶,他就必須選擇加入其中一個陣營。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韓信曾經背叛過項羽,這就很難再建立起雙方的信任。自己目前本身就是劉邦的屬下,而且還是漢政權的大功臣,他也希望通過這最后一役還劉邦對自己的恩情。
韓信,武可定國,文不一定能安邦,1.從整個歷史來看,沒有幾個獨來獨往的大將軍最后做皇帝的。2.所有做皇帝的統帥中,都有一大批足夠安邦的謀臣、文官團隊。3.韓信足夠優秀,優秀到不需要誰,整個軍隊就可以一人謀后定,除了喜歡喝酒的蒯酒鬼,還有誰能出謀劃策?定國安邦?4.換言,如果劉邦手下的那幫人在韓信手下效忠賣命,天下說不定可以三分。5.為什么項羽憑借武力可以推翻暴秦?項羽有反秦復楚的使命!而且文有除了項家以外的范義父效忠,武除了項羽本來就是戰神以外的龍駒英布季布等等統帥,所有的兵力都是自己組織或者收編,有使命,有能力,有團隊,有軍隊有槍桿。7.韓信有什么?他是劉邦的一空降大將軍,除了韓信以外,其他所有都是劉邦的,韓信手下的將軍都是劉邦的,不錯,韓信也收編了一些軍隊,但是這些仍被劉邦的發小將軍們控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