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突然冒出一支神秘力量,打的美國茍延殘喘
近期OPEC+掀起“反美”浪潮,在美聯儲加息的情況下,宣布原油大幅減產,國際油價應聲上漲,那么,油價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嗎?A股市場的油氣股以及煤炭板塊是否還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呢?OPEC+敢和美國叫板的底氣是什么呢?這要看它究竟壟斷了多少石油產量?
在2022年9月份的時候,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加起來為4520萬桶/每天。這是什么概念呢?對比一下就知道了。2021年,全球平均每天石油總產量為6964萬噸,歐佩克+國家總產量占了65%。
美國在今年7月份高峰期的時候,石油產量為每天1159萬噸,不到歐佩克+的1/4。如果將整個石油生產行業比作一個企業的話,歐佩克國家占股不到一半,沒有絕對的控制權,但是加上編外的十個國家之后,占股就具有絕對優勢了。因此,歐佩克+就有了賭贏美國的底氣。
接下來,講一下OPEC+為什么要和美國對著干?按照石油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霸主地位的邏輯,在美國通脹不斷創出新高,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照說美元的好搭檔石油不應該減產來刺激油價,進而再推升美國的高通脹,但為什么中東國家和OPEC+的其它國家,要在這個時候和美國對著干呢?
第一是俄烏戰爭的站位問題。
俄烏戰爭爆發后不久,在俄羅斯以盧布結算令反制西方國家的時候,中東主要產油國包括沙特、阿聯酋等國的領導人,拒絕接聽美國總統拜登的電話,這就為OPEC+“反美”埋下了伏筆。
拜登去中東求油的時候,沙特并沒有以最高的規格迎接,不是在首都利雅得,而是在沙特邊境重要城市吉達進行會晤,而且拜登中東行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果,可以說是無功而返。再就是沙特王儲與拜登之間有私人恩怨,拜登訪問沙特其實并沒有受到沙特的熱情接待,從外交辭令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談的并不好。對于俄羅斯,中東產油國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而且在OPEC+統一行動時照顧了俄羅斯的意愿,甚至可以說是全球主要產油國的一次聯手,打臉美國的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