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造業大轉移?中國憑什么笑到最后?
之前我們聊過一個話題,中國經濟的韌性是制造業,那么當西方制造業開始衰落以后,中國能否續寫制造業的輝煌?承接來自歐美的生產需求?
中國制造業能否續寫輝煌?
未來是中國的時代,還是印度,越南發展的黃金期?中國能否抓住機會再度崛起?
今天來探討一下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問題。
西方制造業衰落,中國能否承接?
西方制造業為什么會出問題呢?主要還是他們自己作死弄出來的,
先來看歐洲各國。今年開始,隨著地緣沖突的加劇,以及能源危機上演,歐洲國家自己制造商品的成本已經大大增加,畢竟現在的歐洲討論的是如何儲備足夠人民過冬的天然氣,工廠能否開工基本都不做考慮了。
歐洲陷入能源危機,中小企業垮臺
再來看美國,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已經有很多年了,而現在美國國內充斥著高通脹危機,供應鏈不暢,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過高等問題,這意味著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成本會非常高,產品競爭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