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動手就動手!出兵哈薩克斯坦的集安組織是個啥
1月6日,就在哈薩克斯坦已經在集安組織維和部隊的幫助下開始平息暴亂時,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還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質疑維和部隊進駐哈薩克斯坦的合法性。這種令人無語的言論不僅引來了俄羅斯的嘲諷,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美國政府及一些高官的遲鈍和無知——都什么時候了還關心這個?還是覺得區區一個“合法性”的質疑就能讓俄羅斯難堪?
不過也確實是,畢竟以俄羅斯為首的集安組織在國際政壇上存在感極低,在國內的知名度還不如早就煙消云散了的華約組織,當然更不如現在依然能呼風喚雨的北約組織了,不過存在感低并不能阻止集安組織是事實上僅次于北約的全球第二大區域軍事同盟,而這次閃電出擊哈薩克斯坦也讓這個不是很出名的軍事同盟,注定從此不再籍籍無名。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也就是常說的獨聯體,而集安組織就是獨聯體一個下屬的機構,全名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1992年5月15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亞美尼亞等國在塔什干開會簽訂這個安全條約,標志正式成立。1993年白俄羅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加入,1994年條約正式生效。按條約聲明,宗旨是建立獨立體國家集體防御機制和提高聯防能力,防止或調解獨聯體國家內部及獨聯體地區發生的爭端或沖突。
相比起北約,集安組織簡直可以算松散——條約規定每五年續簽一次,到1999年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和格魯吉亞未續簽,也就在事實上退出集安條約。
2002年集安條約改名集安組織,標志一個以俄羅斯為主體、包括部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軍事聯盟正式成立。盡管這個聯盟與北約和華約的水平相距甚遠,更談不上像蘇聯那樣是真正的政治實體,但相比起獨聯體來說已經算是蘇聯最完整的一塊“殘軀”了——對彼時的俄羅斯來說,大概也就是能力的極限了。
集安組織成員國也比較固定,從正式成立的2002年算起,除了烏茲別克斯坦“愛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亞美尼亞六國都是穩定成員,唯一的變化是2013年接納了阿富汗和塞爾維亞作為觀察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