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跳得這么高,手上有多少牌?
在這次立陶宛挑事之前,大多數中國人可能都不知道還有這么個國家存在,也難怪,立陶宛在歷史上真正輝煌的時期并不長,還是和波蘭捆在一起的,更不用說還有沙俄這樣的巨人窺伺,并入蘇聯后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地緣雖也算重要但距離中國太遠,更沒什么特別的物產,所以直到這次跳反,才真正為國人所熟悉。
立陶宛人口280萬,國土面積6.5萬平方公里,陸海空三軍倒是都有,不過總兵力也就兩萬人。
立陶宛武裝力量的變化在歷史上經過這么幾個時期:1918年獨立后,利用德軍撤退留下來的裝備組建了軍隊;1940年并入蘇聯成為其加盟共和國,也就是蘇聯紅軍的一部分;蘇聯解體后,立陶宛于1992年11月19日恢復獨立的武裝力量,直到現在。
立陶宛海軍的起家裝備是一艘原隸屬蘇聯海軍的“瓦萊西里·烏里維耶夫”級氣象船,這是一艘排水量僅700噸的輔助船,連軍艦都不能算,看在獨聯體的面子上俄羅斯于1993年送了2艘“格里莎Ⅲ”級輕型護衛艦——滿排才1200噸,原來是給克格勃用的,連海軍裝備序列都不算......
2006年瑞典贈送立陶宛海軍一艘“維達爾”級布雷艦,排水量1700噸,已經是該國海軍最大的戰艦了,2008年立陶宛購買了4艘“飛魚”級巡邏艇,加在一起就是立陶宛海軍的全部家底了。
相比起海軍,空軍更寒酸。立陶宛空軍的起家裝備是蘇聯空軍留下的24架安-2運輸機,也就是我國運-5的原型,這架飛機從1941年到2001生產了18000多架,這個時間跨度簡直可以算活化石了,當然能生產這么久是因為安-2主要是當農藥噴灑機而不是軍用運輸機——由此可見立陶宛空軍有多慘,農藥噴灑機是主力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