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支AK-203!印度這回徹底棄療了
12月6日,就在雙方元首會晤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印度國防部長拉赫納特·辛格如突擊一般緊急簽訂了多項防務協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將根據俄方授權制造AK-203突擊步槍,這一合作項目被認為是印度國防工業的巨大進步,也是印度政府提出的“自力更生的印度”計劃一部分。
恕我眼拙,實在沒看出來跟人合造步槍算哪門子自力更生,但就像往常一樣,印度每次跟其他國家合作國防項目,除了理由屢屢推陳出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在修辭方面的巨大不足外,數量也往往夠狠,比如這次,足足50萬支以上AK-203,價值超過6.7億美元。
其實這個項目早在2019年就開始了,只不過一直沒談攏怎么向俄方支付生產許可證的費用問題才拖到現在,這次趕在雙方元首會晤前突擊解決,想必是覺得拖下去也不是事,所以抓緊時間快刀斬亂麻,總比扭扭捏捏地強。只不過像這種快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案例,多半其中一方做了些讓步或有其他利益交換,那這次買賣到底有何內情,也許能從俄印合作建的槍廠控股比例上能看出來。
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AK-203生產工作在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阿梅蒂地區科爾瓦市的合資工廠中完成,莫迪還在2019年3月出席了該廠的揭幕儀式,控股比例為印度擁有50.5%的股份,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和俄羅斯國防出口局分別持有42%和7.5%的股份——雖說持股超過50%即為控股股東,但一般控股股東最低也要持有51%的股份,印度這次居然只有0.5%的優勢,如果不是雙方最后談成這個結果,那就只能怨印度政府著實小氣了些。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項目總算是開始了,50萬支AK-203意味著如果不考慮備件等問題,那印度陸軍幾乎可以做到人手一支,擺脫如今槍支型號繁雜、彈藥口徑眾多的窘境——印度陸軍輕武器裝備問題歷來被詬病,比如同時裝備了俄系血統的AK系列,從早期的AK-47、AKM、AK-74甚至還有東德、捷克和羅馬尼亞產的AK,以色列的TAR-21,德國的G3,前段時間采購了瑞士的SIG 716,之前據說還打算買美國的AR系列,當然更多的還是國產的“英薩斯”。
雖然“英薩斯”在裝備之初號稱采納了諸多世界名槍的長處,比如AK系列的長行程活塞、G3的滾柱閉鎖等等,但這并不妨礙印度那質量低劣的國防工業造出來一把爛槍。據印度陸軍士兵反映,“英薩斯”的毛病包括但不止準星斷裂、槍管彎曲、塑料部件裂縫、彈匣卡榫松動、彈匣自動掉落、表尺數值有誤差甚至炸膛等等,部分士兵寧可撿起AKM也不愿意再用“英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