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示弱還是想要錢?美國自曝本土幾乎沒防空
以前曾有句關于海軍作戰的“指導性理論”,即“海軍的前線是敵人的軍港”,意思就是海軍應該把敵人的艦隊堵在敵方港口里出不了——英國皇家海軍確實是這么干的,而且屢試不爽,對手從法國到德國,都是把敵方主力壓在港里動彈不得,根本發揮不出海軍應有的作用。
如今美國把這個戰術思想貫徹到了極致——戰爭全是在別人家里打的,無論打成什么樣都用不著心疼。而且因軍力過于強大,基本談不上什么本土防衛,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因為蘇聯洲際導彈和遠程轟炸機的威脅而與加拿大聯合組建北美防空司令部——顯然在美國人眼里,只有天上飛的才能打到美國,至于部署陸海軍來拱衛本土這壓根就是無稽之談。
不過冷戰結束以來由于威脅消失,加上美國總是在別人家里打仗,美國本土防空實際上可以用“馬放南山”來形容,但如今的形勢,已不允許北美防空司令部如此麻痹大意了。
不久前北美防空司令部行動副主任克里斯托弗·斯特魯夫上校稱他們正在討論如何優化防空能力,包括裝備新型陸基防空導彈以在關鍵時刻保護美國本土的重要設施,并宣稱因為潛在對手的遠程打擊能力越來越強,特別是各種先進的巡航導彈層出不窮,美國本土“不再是避難所”。
類似此等似乎聳人聽聞的言論這幾年來并不少,但這次是美國軍方公開承認本土防空系統有問題,而且鑒于斯特魯夫上校的職位,說這些話肯定不是單純地“敲警鐘”或跟國會要錢這么簡單,而且他也承認如果建立一個覆蓋美國本土的防空網是個耗資驚人且耗時很長的巨型工程,但其必要性還是存在的。
其實不是美軍不重視本土防空,歸根結底還是重要性不太夠——比如冷戰時美國就建立了覆蓋大部分國土的防空網,但因為戰略思想變化和耗資太大,20世紀70年代末就全部撤銷,所以直到今天美軍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部署地面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來保護美國每一個要害目標,唯一有能力的是部署在華盛頓地區的防空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