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剛降落“出云”,日本就想造航母了
2021年10月3日,珠海航展落幕的同一天,2架美國海軍陸戰的F-35B“閃電Ⅱ”聯合打擊戰斗機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軍艦“出云”號兩棲攻擊艦上進行了起降作業——這時二戰結束后,第一次有固定翼飛機在日本直通甲板軍艦上進行起降。
這2架F-35B隸屬美國海軍陸戰隊戰斗機攻擊中隊VFMA-242“蝙蝠”,從巖國基地起飛,測試在進行飛行甲板改裝后,“出云”號能否順利操作F-35B在本艦飛行甲板進行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等作業。
日本海自在10月5日的一份聲明中稱,“此次實驗是F-35B戰斗機首次登陸(日本海自)艦艇,日本正在努力通過穩步提升‘出云’級驅逐艦來提高其在海上和空中的能力,以便獲得操作垂直起降(STOVL)飛機的能力”——看見沒,日本人到現在都不承認“出云”早已算輕型航母,張口閉口都是“驅逐艦”,可見睜眼說瞎話境界之高,我等簡直開法拉利都追不上。
還有一段,“我們不僅收集了各種實驗數據,還為F-35B戰斗機在海軍艦艇上的操作進行了各種必要的培訓和教育,改善了日美之間的互操作性”——由此可見,日本人不但對此事件的政治意義模棱兩可,還不忘讓美國陷得更深一些,大段篇幅只用來強調技術性,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事實上早在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就有建造萬噸級直升機母艦的計劃,但因為造船、財力以及社會輿論反對而不得不擱置,只好退而求其次建造了“榛名”級和“白根”級直升機母艦——當然,在日本人嘴里,這是“護衛艦”。
只能搭載3架反潛直升機的“榛名”和“白根”萬萬不能滿足日本國防正常化的企圖,所以從昭和進入平成后,日本防衛省在2000年提出的2001~2005中期防衛力整建計劃中首次提出建造新一代直升機母艦,取名“平成16年度直升機驅逐艦計劃”(16DDH型)。最初計劃平成16年(2004年)和平成17年(2005年)各編列預算建造一艘,預計2008和2009年服役,取代2艘“榛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