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訴苦:40年前的老同志還咬牙挺著
在印度空軍那型號繁雜的裝備序列中,有這么一款名為“美洲虎”的攻擊機,它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由英法兩國共同開發成功并裝備兩國空軍,外銷之路稱不上亮眼但也算尚可;被引進印度后成為印度空軍對地攻擊的主力,1998年印度核試驗成功后更是一躍成為印度唯一可發動核打擊的戰機,極受印度軍方的器重,常常作為關鍵的“殺手锏”使用。
就是這么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同志”,卻總是被忽略,以至于勤勤懇懇為印度服務這么多年仍不能功成身退,還咬牙堅持在一線,只是因為印度軍方優柔寡斷。
印度與“美洲虎”的淵源可不低,早在1966年英法開始協商研發時就表現出濃厚興趣。彼時印度空軍因為手上的“堪培拉”和“獵人”攻擊機開始過時,所以立項了“深度穿透打擊飛機”(DPSA)來打算尋求替代者,但這個過程持續了12年之久,期間印度空軍還在法國達索“幻影”F1和瑞典薩博“雷”之間猶豫過,最終在1978年10月確定選擇國際型“美洲虎”。
為了熟悉裝備,印度空軍在1979年夏天向英國租借了16架“美洲虎”GR.1和2架“美洲虎”T.2,其中2架墜毀,其余14架分別在1982年和1984年歸還英國。在租借飛機的這幾年中,印度一共接收了40架英國制造的“美洲虎”,包括35架單座型和5架雙座型,這些“美洲虎”構成了印度空軍最早的“美洲虎”部隊。
之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獲得授權,開始自行生產“美洲虎”,包括58架單座型、10架雙座型和12架海上攻擊型。1993年印度空軍又訂購了16架“美洲虎”,1999年全部交付。
印度軍方將“美洲虎”列為重點軍購項目,給予相當的優先度,事實上“美洲虎”也沒有讓印度軍方失望——裝備“美洲虎”后,印度空軍對巴基斯坦的威懾力明顯增強,并在印巴一系列邊境沖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美洲虎”優秀的低空性能,非常適合在克什米爾多山的環境里執行偵察、監視和突襲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