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混入民船隊掩人耳目?美軍真是太筍了
從古至今,戰爭的形式不斷變化,環境、裝備、文明形式、文化背景乃至攝入營養、“對手是誰”等因素都會決定戰爭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能對這些變化及時認知并適應的軍隊方有可能百戰不殆,這也契合所謂兵法正是一個“奇”字,顯然美國人對這一點頗有心得,只是手段未免令人震驚。
近些年來隨著亞太局勢的微妙變化,之前有信心鎮住局面的美軍顯然開始覺得力不從心,為了不至于衰落太快,美軍除了不斷加大先進裝備的采購數量和交付速度,也在開發新戰術來揚長避短——美國海軍陸戰隊就打算裝備大量新型兩棲登陸艦艇,戰時這些不大的艦艇將搭載幾個陸戰隊排在西太平洋的島嶼之間機動作戰,這些島嶼則早已預先部署了導彈陣地和機場。
毫無疑問這是極為危險的任務,這些武裝不強的小型登陸艦艇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美軍甚至打算以商船的標準來建造這些艦艇。那么可以這樣想象:一百來名四等馬潤將擠在艦體更薄、消防和排水設施更少、更幾乎沒什么艦載防御性武器的兩棲登陸艦(艇)里,隨時等候命令駛過幾十到幾百海里不等的距離,在沒什么重火力的支援或掩護下,登陸到一個不知道是不是還在自己手里的小島上,操控導彈或火炮發起攻擊,直到這個小島被火力覆蓋炸平……
按照美國人的價值觀,要是讓哪個士兵去打這樣的仗,他輕則直接扔槍不干了,重則直接嘩變,所以如果海軍陸戰真打算實施這個戰術,應該首先解決這些小型艦艇生存力低下的問題,海軍的回答是讓這些艦艇“必須看起來與其他船只一樣”。意思是說,到時候這些小型艦艇將與民船如漁船、油輪或商船相差無幾,任何人在短時間內都難以迅速加以分辨。
這事有過先例,就是1982年馬島戰爭初期,約1萬名阿根廷陸軍士兵就是乘商船悄悄從阿根廷本土抵達馬島,突襲島上約600人的英國守軍并迫使其投降。
但這么干的負面影響太大了。西太平洋正日趨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天從這里通過的民用船舶成百上千,把軍艦混入其中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激怒的對手會向所有難以快速區分身份的船只開火,造成可怕的誤傷簡直不能再容易。
而且,這種事也是有過先例的,而且,就是他們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杰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懾于英國皇家海軍太過強大的威脅,德國公海艦隊龜縮港口不出,只能以無限制潛艇戰襲擾英國的海上生命線,1915年德國潛艇就擊沉協約國431艘各型船只,幾乎斬斷英國的海運線,讓英國人不得不想辦法解決德國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