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換血!一次撤換24條艦艇,美國還是真有錢
為了維持全球霸權,美國的軍費開支比排在后十名的國家加起來還多,這早就不是新聞了,前幾天五角大樓公布了2022財年的國防預算,7150億美元的額度跟2021年差不多,不過這次五角大樓不僅仍然舍得花錢,還對美軍現役裝備亮出“屠刀”將其大批退役,如美國海軍就計劃退役7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4艘“自由”或“獨立”級瀕海戰斗艦、1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12艘MK Ⅳ型高速巡邏艇,總噸位超過12萬噸。
“提康德羅加”是美國海軍唯一的現役巡洋艦,也是全球第一種宙斯盾艦,雖然不久之后美軍就服役了“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但巡洋艦畢竟是巡洋艦,“提康德羅加”才是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沒有航母和“藍嶺”級時常充任艦隊的旗艦。
能當旗艦是因為有一個功能齊全的作戰指揮情報中心,內配置兩套功能相同的UYQ-21指揮控制系統,每套系統含2面大型指揮控制顯示屏、2座指揮控制顯示臺、1個數據輸入臺和5個自動狀態分布式顯示系統。這兩套系統一套歸艦長指揮本艦作戰,一套由艦隊司令指揮,負責整支艦隊的作戰行動。“阿利·伯克”只有一套,管好自己即可。
但1983年開始服役“提康德羅加”太老了,美軍在2004和2005年就退役了5艘沒有裝備垂發系統的“提康德羅加”,這次退役分別是“邦克山”、“莫比爾灣”、“安提坦”、“萊特灣”、“圣·哈辛托”、“張伯倫湖”和“菲律賓海”這7艘服役于1986到1989年間的老兵,艦齡都超過30年。美國海軍不愿意繼續維護而直接退掉,其實還是為了有理由向國會要錢買新軍艦,就看議員老爺們吃不吃這套了。
“提康德羅加”好歹也算馳騁七海多年后頤養天年,而這4條瀕海戰斗艦和12條高速巡邏艇幾乎可算得上“英年早逝”了——2008年服役的“自由”號和2010年服役的“獨立”號至今服役不過十多年,MK Ⅳ巡邏艇更慘,最長的才6年。
這16條艦艇“英年早逝”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不需要了。這類噸位不大的艦艇主要用在近海近岸或內河水域等地,但如今美國海軍假想的對手不再是1965年的越南這類軟腳蝦而是無論遠海作戰體系還是近海防御體系都極為完備的大國,這個時候把這些噸位火力都相當低下的艦艇派上去無疑是送人頭,早點退掉也算省點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