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管道生變?西方不僅小看俄,更低估中國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了《2022 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報告中稱,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西伯利亞力量 2號 ”這條仍在規劃中的中俄跨境天然氣管道有可能因此生變,未必再會引起中方的興趣。但西方這種選擇性炒作中俄天然氣管道合作生變的行為,顯然小看了俄羅斯,更低估了中國
報告認為,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俄羅斯的大型工程項目將遭遇全面失敗。在工程可能會遭遇失敗的情況下,“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建設“不符合中國利益”。
在此基礎上,報告還拿出了相關的“論據”,他們指出,中國正在積極簽署新的液化天然氣長期合同,而合同中的供應量已經能夠滿足中國在2030年前的天然氣需求量。
針對國際能源署的這篇報告,這里首先需要解釋一下的是,“西伯利亞力量2號”大概率會跟之前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一樣,俄方負責建俄羅斯境內的管道,中方負責建中國境內的。因此國際能源署認為,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羅斯很難完成自己境內的管道建設。而對于中方來說,我們可能不會接受一個將延期或失敗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