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開后,江浙兩省正干一件大事,打響第一炮
也不僅僅是蘇州。江蘇省會南京,此前已打造“國際商務班機”通道,商務、財政、公安出入境等部門一起發力,為本地企業出海提供一站式服務。
而且,看相關的政策,南京市外貿企業赴境外進行參展、洽談等商務活動,產生的交通費用和入境隔離費用,按照不超過 50% 的比例給予補貼,出入境機票最高可補 8000 元。為的是什么?怕大家不敢出去,所以,要鼓勵,而且創造條件積極鼓勵。畢竟,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經濟外貿不等人。再說浙江。
浙江手筆似乎更大。看浙江日報的新聞,12月4日清晨5點30分,一支由浙江省商務廳等省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組成的隊伍正驅車前往浦東機場,開始為期6天的歐洲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歐洲行是由省級商務部門帶隊出國的第一團。
看新聞,據說作為后續,浙江省將通過包機、拼機、航班等模式組織超1萬家企業赴境外參加經貿活動,名曰: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一個“搶”字,說明了一切。浙江日報的新聞就寫得很明白,對外貿企業來說,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早出去,就意味著早抓到機會,早搶到訂單,早獲得投資。
看報道,僅浙江嘉興市,截至明年底前,就有80多批出境參展和招商團組,僅12月,就有5個團組出境。而且,走出去的不僅僅有企業,還有政府人員。
用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在這個特殊的階段,政府部門陪著出去,企業心里更有底,更沒有后顧之憂。”上海就不說了,江浙這樣,滬肯定也不會閑著。很多地方還在觀望,肯定還會有猶豫,但江蘇和浙江說干就干了,江蘇是地級市包機第一團,浙江是省級出國第一團。
第一個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是要有點勇氣的,但江蘇和浙江迅速做,我總覺得這是對形勢的清醒認識,是對發展的高度重視,是敢爭天下先的勇氣。什么是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