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身邊潛藏了一位棋局高手,我們都小視了
哈薩克斯坦大選,托卡耶夫毫無懸念連任。11月26日,托卡耶夫宣誓就職;隨后便馬不停蹄第一時間選擇出訪。他要去莫斯科。俄羅斯媒體對此表示,托卡耶夫連任后的出訪首站選在俄羅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義和一定象征意義。
11月28日,克里姆林宮,托卡耶夫和普京會談頗為成功。兩人不僅簽署了兩國建交三十周年公報,還頗為高調地強調兩國將在互信的基礎上發展同盟關系和一體化,并且還簽署了多項經濟合作協議。簡而言之,兩人會談涉及到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個層面的協作。
01政治協作
根據媒體報道,兩人此次會晤正值俄哈兩國建交30周年,雙方簽署了一份宣言,概述了兩國的主要地緣政治立場。宣言指出:“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主張讓沒有政治傾向的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非政治化,以確保對當今國際貿易和經濟關系領域面臨的挑戰盡快作出有效的反應。”——沒有政治傾向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態度,即兩國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合作,彼此尊重,不存在美國和盟友之間那種大哥和小弟的關系。
為什么要強調這個立場呢?一方面是今年初,哈薩克斯坦動蕩,俄羅斯出手幫忙。當時輿論界把俄羅斯視為哈薩克斯坦的大哥。另一方面,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之后,哈薩克斯坦并不認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領土訴求。因為哈薩克斯坦自己也有很多俄羅斯人,也擔心遭遇烏克蘭的困局。
輿論界又有聲音說哈薩克斯坦反俄。其實對哈薩克斯坦來說,俄羅斯是搬不走的重要鄰居,自己既不想當俄羅斯的小弟,也不想當俄羅斯的敵人。所以哈克斯斯坦需要這樣一個宣言,表示自己是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自己的政策。但是在現實中,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在政治層面又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獨聯體盟友(集安組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