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歐吸血過頭,德法被坑慘,急求中國救場
今年以來,國際社會普遍面臨著高通貨膨脹的壓力,尤其是美國,而且國際能源價格高漲,許多工業企業面臨著經營困境。為解決國內困境,美國總統拜登今年8月簽署了《通脹削減法案》,試圖解決問題,但這讓美國的強盜本性再次暴露無遺。
總結一下這個法案的核心,那就是對歐洲搶錢、搶人、搶企業。根據該法案,聯邦政府將在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等產業的生產和投資,總計提供約3700億美元的高額補貼。但是,企業想拿到補貼,就必須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產品。
這當然不是簡單的對美國本土企業的扶持,因為如果我們結合俄烏沖突和歐洲能源危機的背景來看,就不難發現,《通脹削減法案》的出臺,簡直就是為歐洲“量身定制”,瞄準的就是受危機影響的歐洲資本。
對比歐洲局勢的不穩定、高漲的能源價格,美國能源價格低,補貼又高,相當于美國給歐洲企業和資本開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通脹削減法案》剛開始時似乎動靜不是很大,但很快歐洲各國便反應了過來,紛紛表示不滿,因為企業“逃往”美國的速度和規模是他們所沒想到的。其中抗議聲最大的莫過于德國和法國了。
早在今年10月份,德國和法國領導人都曾公開表示,歐盟需要對美國此舉展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