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結果出爐,解放軍圍島軍演終于奏效了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藍營(國民黨)大勝,綠營(民進黨)則是大敗。在縣市長方面,綠營執政版圖從2018年的7個縣市,倒退到5個縣市,創下了從1989年,民進黨創黨以來,投入地方選舉的新低紀錄,那時候是6個縣市。
21個縣市長的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拿下了13個縣市的首長,包含六都中的4都。最具指標意義的是,國民黨奪回了臺北市長與桃園市長。臺北市長由蔣萬安當選。
蔣萬安是蔣家后代,祖父是蔣經國,曾祖父是蔣介石。在桃園市勝選的張善政,是馬英九執政時期,最后一位行政院院長。如果以地方縣市長的版圖來看,國民黨拿下了將近2/3的縣市首長(含六都),稱得上是大勝。
另外,民眾黨拿下新竹市長一席,讓民眾黨保有第三大黨的位置。柯文哲必然會參選2024年大選,預估柯文哲的票不足以贏得大選,但可以影響民進黨與國民黨的選情。
依照外界的觀察,包括國外媒體,這次的選舉結果將會有多重的影響。一方面是對臺灣內部的政治生態,另一方面是對兩岸與中美局勢。這次選舉過后,蔡英文將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跛鴨。
由于民進黨這次選舉敗選,敗得很慘,蔡英文因此辭去民進黨主席。另外一方面,由于蔡英文力挺的前衛生部部長,負責全臺防疫的陳時中,在臺北市長選舉中敗選,蔡英文在民進黨黨內的勢力受到沖擊。
再加上2024年臺灣領導人大選臨近,民進黨各山頭實力都各自有想法,蔡英文注定成為跛鴨。不過,這也只是在某種程度上,由于民進黨的“立委”席次仍在,仍然是多數黨,國民黨無法撼動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控制權。也因此,民進黨在選后仍然會維持強勢,蔡英文也不至于完全跛鴨。
另一個層面的沖擊是未來2024年的臺灣領導人大選。這次選舉過后,國民黨與民進黨有意2024年大位的,都在積極布局。
縱觀臺灣政壇,有實力推出候選人的政黨,幾個可能的強勢參選人,民進黨方面有賴清德,民眾黨是即將卸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國民黨方面稍微復雜一些,還有不少的變量。之前聲望一度下跌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由于國民黨勝選,朱立倫的聲勢再度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