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統一臺灣的大戰略,中國一舉斬斷美國島鏈
中國海軍要想進入太平洋,是如何遭到美國和日本的聯合封鎖的,我國海軍可以通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然后再進入廣袤的太平洋,但日本海其實可以看成是一個內海,中國海軍只能通過宗古海峽和津輕海峽進入太平洋。
但對馬海峽,宗古海峽和津輕海峽,這三個海峽總體都比較狹窄,寬度都只有幾十公里,像日本的本州島和韓國之間的水道看起來比較寬,但中間是有個對馬島的,這個對馬島屬于日本,西邊到韓國的水道(釜山海峽,或者叫對馬海峽西水道)和東邊到最近的日本島嶼(對馬海峽東水道)都是四五十公里的距離。
津輕海峽平均寬度只有二三十公里,而宗古海峽的寬度只有四十多公里,因此在平時可以穿越,但是在戰時如果想通過這些水道,則很容易被對方發現和攔截,總之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我們注意到津輕海峽和宗古海峽的寬度都在12+12=24海里以內(1海里=1.852公里,24海里就是44.45公里),按道理應該屬于日本的領海,但是嘛日本為了方便美軍艦艇的通行,專門把五個海峽的領海縮短到了3海里,而非12海里,這五個海峽分別是北海道和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東水道、對馬海峽西水道和大隅海峽,只是日本沒有想到有一天這也方便了中國海軍的通行。
好了,既然日本海這么難走,那我們就走日本和臺灣之間的水域吧,但是由于日本控制了日本和臺灣之間的琉球群島(注意沖繩群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因此大量星羅棋布的島嶼把水道切割成了一個個海峽,使得我國出海的通道并不多,分別是大隅海峽,吐噶喇海峽,奄美海峽,宮古海峽和與那國海峽五個,注意由于地圖的比例尺關系,因此有一些面積很小的島嶼沒有顯示出來。
最寬的是宮古海峽約270公里,其次是臺灣和日本與那國島之間的水道,寬度約110公里,而大隅海峽,吐噶喇海峽,奄美海峽的寬度都只有幾十公里。先說這個大隅海峽,在九州島和大隅群島之間,上面已經提到從寬度上來說已經小于24海里了,應該屬于日本的領海,但日本為了方便美軍艦艇通行,把這里的領海縮小到3海里,美國的第七艦隊和我國海軍也經常走大隅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