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反華戰略突遭重挫,印度翻臉,幫中國大忙
我們的南方鄰居——三哥,向來臉皮厚得可以,只要有利可圖就不管其他的東西;前腳被中國在邊境上教訓了一頓,后腳就在經濟上主動向中國示弱,翻臉可謂比翻書還快。而就在近期,拜登也不得不品嘗一下印度這種“變臉”的把戲,這位頭發花白的80歲老人,即將被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折騰得夠嗆。
當地時間9月8日至9日,由美國主導的新經濟圈構想“印太經濟框架”(IPEF)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首輪線下部長級會談。這個所謂的經濟框架,我們之前有過相關的披露,實質上就是美國為了鞏固自己的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而搞出來的“小團體”,經濟發展是假,打壓中國才是真。
在會談結束之后,14個成員國發表了聯合聲明,同意在貿易、供應鏈、清潔經濟和公平經濟這四個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并將就此啟動正式談判。
然而聲明剛剛發出,現場的記者們就感覺到了不對勁,怎么“遍插茱萸少一人”?印度為何不在貿易領域合作的名單里面?
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這時候跳出來對媒體解釋說:“該框架的輪廓,特別是在環境、勞工、數字貿易和公共采購方面所需的任何承諾,是各國尚未達成更廣泛共識的某些領域。”戈亞爾說,“我們還沒有看到各國將獲得什么好處,以及在環境等方面的任何條件是否可能歧視發展中國家。”
劃重點,“獲得什么好處”,戈亞爾這番話的題眼就在這里。很顯然,拜登這次碰上了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想要印度加入進“印太經濟框架”里,啥補貼都不給是不可能的,莫迪不跟白宮玩了!
自拜登上臺以來,白宮頓時呈現出一種與特朗普時代截然不同的觀念,一掃特朗普退出諸多國際機構搞美國優先的舉措,積極拉攏盟友。還不到兩年時間,拜登就組建了多個小團體,名字一個比一個宏大,成員國一個比一個多。這次的“印太經濟框架”就是拜登在5月份提出來的構想,本意是取代《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該協定于2017年被特朗普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