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臺灣何時最佳?“大約在冬季”最妙
8月2日晚,解放軍總部發布在臺灣周邊海域軍事行動公告。很多網友說,很快就要收復彎彎了。“很快”是什么意思?“很快”是虛數。是一周,是一個月,還是三個月?或者半年,一年?再或者還需要三年、五年?
對于這個問題,網友們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今天我就拋個磚頭,勉為其難,聊聊這個時機的選擇問題。我認為,如果由于“臺獨”的猖狂挑釁,我方不得不依照《反分裂國家法》斷然出手,對臺實行“以武促統”收復行動,那么在半年內、或者半年左右,也就是今年冬天出手最為有利。為什么?我以為這個時機的選擇,有8個重要因素需要考慮:
1)要將被制裁的成本降到最低。2022年的冬天、俄烏戰爭的冬天,這是二十年內很難再有的時機。
一旦出手,必然要面對歐美國家對我的制裁。這是過去這么多年我們在臺灣問題上最大的顧慮,這個顧慮比軍事問題更頭大。軍事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基本解決。解放軍在海岸線1500公里以內,是可以阻止任何外來力量的。如果真打,美國航母不敢進這個范圍。最頭大的問題其實一直是制裁問題,是對政治、經濟的影響。如果制裁成本太高,有可能讓我們這些年的發展成就遭遇重大挫折。因此我們應將被制裁的烈度、廣度降到最低。
最好是大部分生意照做,大部分商貿和人員往來還可以繼續。打個比方,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和歐美的1000種類貿易中,可能被制裁了900項(這里的數字只是虛數)。而我們則應考慮,與歐美的1000種類貿易中,只被制裁個300項。怎么做到這一點呢?怎么將影響降到最低?最好的方式是在歐美、在北約最虛弱的時候,在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臺海出手。
這樣制裁的力度就會降低。而這個時間點很可能就是今年冬天。正在經歷俄烏戰爭的歐洲,能不能順利度過這個冬天,而不發生內亂,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疑問。而美國的日子也很難。